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——高新区第一学校举行2021-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

点击蓝字|关注我们

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——高新区第一学校举行2021-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

踏着轻盈的脚步,迎着凉爽的秋风,满载着喜悦与祝福,怀揣着憧憬和梦想。在这美好的季节里,我们又迎来了播种希望的新学年!9月1日上午,高新区第一学校全体师生齐聚校园,隆重举行以“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”为主题的新学年开学典礼。

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。全体肃立,齐唱国歌,由内而外展现着崭新的精神面貌。


★ ★ ★





高中级部年级组长陈春建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

★ ★ ★

尊敬的家长,亲爱的同事们,同学们:

大家上午好。今天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。我发言的主题是: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一句讲话,我的印象特别深刻,他说: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,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,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,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!青年是祖国的前途、民族的希望,是未来建设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。

今天,我想从如何做一个有志气、有骨气、有底气的青年学生谈谈我的想法。

第一要立大志。一个人志气的高低,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能走多远、能干多大事、能担多大责,有志气的人奋斗目标明确,并为实现奋斗目标奋力前行。回顾党的百年历史,从贫穷落后的旧社会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这时代变化是一代代青年人以“振兴中华”的志气,用汗水和热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计回报默默耕耘换来的。

周恩来总理在上中学时,就明确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,这就是大志气。今天的青年学子同样需要这样的大志气。我们不应该去比谁的衣服更漂亮、谁的鞋子更贵,谁的发式更新颖,我们应该比谁更努力、谁的意志更坚强、谁更刻苦。我们不能只做一个消费者,我们要去努力做一个创造者,我们不能只享受前人给我们带来的福利,我们更应该想想怎么为后来人创造幸福。我们不能只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做一个“妈妈宝”,我们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个强者,做一个英雄。我们不是只做这个时代过客、看客,我们要想想能为这个时代,这个国家做点什么,留下点什么。

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:“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,坚定前进信心,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让青春在为祖国、为民族、为人民、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。”

第二,要心怀骨气。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是陶渊明不愿为了微薄的俸禄向权贵弯腰行礼,蕴含着中国人宁死不屈、铮铮铁骨的民族气节。青年学生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,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不向强权卑躬屈膝的精神力量。部分西方国家试图阻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,但中国航天科技人员并没有因为封锁而灰心丧气,反而知辱负重,坚持走独立自主设计道路,一点点攻克“卡脖子”的技术难题。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,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,开启了空间站时代。磨难能打败平常人,但不能打倒有骨气的人,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新时代青年应挺直腰杆,发扬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、饱经沧桑而斗志更旺的骨气,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、愈挫愈勇,从容应对惊涛骇浪。做个有骨气的中国人!

第三要使自己有底气。7月1日,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,这份底气来源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,来源于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,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。事实证明,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,中国发展的前进脚步是不可阻挡的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、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自信,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,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,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阔步前行,不断磨砺自身的本领,提升自身的能力,积累应对复杂局面、解决棘手问题的“底气”,在关键时刻能站得出、顶得上,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。

十九大报告说:“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时代潮流浩浩荡荡。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、奋进者、搏击者,而不会等待犹豫者、懈怠者、畏难者。”

革命烈士方志敏曾说:“有奋起的青年,方有奋进的中华”;最近几年,社会上也流行一个说法,“你所站立的地方,就是你的中国;你怎么样,中国便怎么样;你是什么,中国便是什么;你有光明,中国便不再黑暗。”对于我们高新区第一学校的学生来说,这个说法浓缩成一句话就是:“强国有我,请党放心!”

我的演讲完毕,谢谢大家。







高一1班邹志峰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

★ ★ ★

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我是高一1班的邹至峰,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。

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九月,迎来一个厚积薄发的日子,我们相聚在高新区第一学校,遇到了新的老师和同学,伴随着我们的到来,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学期开始了!回首走过的求学旅途,在如梭的岁月中,我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,播种了希望,挥洒了汗水。一周的军训已过,我们将开始新的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做好重新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的准备了。

今年的九月三日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的76周年,这是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,十四年的抗战,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。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,更以自己的牺牲奋斗为抗战写下了光辉的篇章。正是在抗日战争的基础上,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,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、最深刻的社会变革。在抗战胜利76周年的今天,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,染红了国旗,保卫了祖国。

 少年强则国强。习总书记曾说: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。增强做中国人的气质、骨气、底气、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,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。”这一番话句句入心,声声入耳,使我热血沸腾。作为新时代的少年,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,我们要听党话、跟党走,弘扬光荣的传统,在实践中成长,在担当中历练,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,为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,增添着亮丽的时代色彩,使我们的祖国越发强大。

 最后,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屏除杂念,潜心学习,将更多精力放在知识的研究与探索中。让我们以新学期为起点,以满腔的热情、饱满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心,去迎接新的挑战。

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。






张延江校长作新学期致辞,向同学们提出期望。

★ ★ ★

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:

大家上午好!

四时俱可喜,最好新秋时。新学年开学了,看着同学们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,心中无限感慨和感动。

这一年,我们的国家战胜了新冠病毒一轮轮的进攻,始终乘风破浪、高歌猛进,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。我们天津市乃至我们高新区也在一边战疫情一边求发展,日新月异、欣欣向荣,我们的学校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,在校学生总数首次突破1000人,教职员工总数首次达到100人。

很高兴有一批新同学加入了高新区第一学校这个大家庭。我代表学校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。希望你们怀揣梦想,与第一学校共同成长,开始人生美好难忘的一段旅程。希望你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和学习生活节奏,融入新集体,积极、主动,努力按照“笃学乐行 守正开新”校训的要求,规范自己的言行,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,养成良好习惯,健康开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。

毕业班的同学们,紧张、充实的初三生活已经开始了,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强化危机意识、紧迫意识、刻苦意识、拼搏意识,从现在做起,争分夺秒,勤学苦练,一心向学,踏踏实实学好每一天。

在此,我想对老师和同学们提三点希望:

第一,要“实”。兼容并包,惟实励新是我们的校风,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正在践行着“踏踏实实做事,老老实实做人”这句话。我们要把这种“实”的精神和文化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以“抓铁有痕,踏石留印”的作风和态度,做好工作,完成好学习任务,形成我们高新人特有的风格和品质。

第二,要“真”。陶行知先生说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。陶先生告诉了我们教师要教人求真,教师和学生们都要学做真人。教师要“真用心、真研究、真高效”;学生要“真努力、真思考、真提高”。网络上有一句流行的话“请不要假装很努力,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”。希望我们都真用心、真努力,争取真出彩!

第三,要“行”。知易行难,行胜于言。很多事情不是不知道,很多道理不是不懂得,但是就是做不了,做不成。这些表现在教育教学的常规落实上,也表现在同学们的行为习惯、学习习惯养成上。之所以不去做,做不到,坚持不下去。是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,内心的惰性太强,各种理由、各种原因让我们不愿做,或者仅仅做个样子,不能深入做,不能持续做。比如手机的使用和管理等等问题。面对纷繁复杂、充满诱惑的外部世界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和内在理性,更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,更需要强大的制度管理和约束,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,对抗看似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。希望老师们、同学们依靠学校的制度管理,不断完善自我修炼,把常规要求变成我们的良好行为习惯,让习惯塑造我们的性格和品质。希望同学们树立“立志须躬行”的观念,让严格自律,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,让踏实努力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,让自己在“行”中变的真行,实现自己的“全面发展”,塑造出彩的人生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深情地说:未来属于青年,希望寄予青年!希望同学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要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,担大任,让“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”成为我们共同的庄严承诺和责任担当,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让青春在为祖国、为民族、为人民、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的光彩,向这伟大的时代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!






新学期,新气象。高新区第一学校已经为同学们铺设好新的画卷。彼此当年少,莫负好时光,让我们坚定“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拼搏”的信念,肩负起时代的事情,乘风破浪,创造无限可能!




监制   张延江

编审   贾萧梦

文字   贾萧梦

排版   柴子雯

摄影   张  悦


第339期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天津滨海高新区第一学校